学过,不妨猜猜?”
“我学过?”
清欢愣了一下,随即皱眉苦思起来。
这六年清欢学了不少东西,但真正被老夫子亲自提点着学习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四十九篇《礼记》。
屋子里安静下来。
好一会后,清欢才开口,道:“《礼记,中庸》有言: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诚如神。”
老夫子接过来说了最后一句,道:“我一直要求你“正心诚意”,就是为了让你达到“至诚”之境!
人能达到至诚的境界,就能达到《尚书》所说的“天人感应”,人与天冥合一的至高境界。一旦进入与天冥合一的玄妙状态,便能以超凡的智慧观照万物,就会预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你口中的“前知”!”
清欢还在思索,突然眼前一亮,脱口道:“刘老汉发生了什么事吗?”
老夫子笑了,很欣慰,道:“刘老汉从山上采了一株十年参,打算偷偷留着卖掉,却又有所担心。”
清欢笑了,道:“所以刘老汉才打发他婆娘来看看老师的反应……这是不是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十年参最多十两银子,何况老夫子已经对村民开方了山林,刘老汉采到了,自然归他所有。
结果他却担心这担心那的,怕是睡觉都睡不安稳。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