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这个理就更好了,儒家的核心在“学”,但天下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全部学完。
而且学的越多,越杂乱,也就越难以精通,所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就在“正心诚意”!
这也是儒家能“学”,好“学”,多“学”,精“学”的核心窍门!”
清欢弯腰道:“学生记下了。”
老夫子笑着道:“等你学完《礼记》,你就能体悟到了。”
……《礼记》的繁琐跟细致,远超想象,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大到一个国家的祭祀典礼,都记载着严格的要求。
这是从个人层面的“正身”,拓展到一国层面的“正国”……很多得位不正的皇帝,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正”,往往都会严苛的按照《礼记》行动。
清欢越学就约有感悟,不仅是眼睛学,身体,心灵也要学,学到骨子里,学到心里。
很多人都说读书人气质儒雅是因为读了很多书,其实不然,光读书并不能培养什么气质,只有把书里的东西读到身上,读到心里,才会培养出气质!
清欢便是如此,四十九篇《礼记》一本本学下来,几乎一天一个变化。
原本的泥猴狗娃,渐渐养出了一种气质,身上华贵的衣服也慢慢变得顺眼起来。
小小的年级,无论是行走坐卧,还是与人交流,都给人一种不卑不亢,沉稳中正的感觉。
当清欢学到《礼记,大学篇》时,他总算明白“正心诚意”的出处了。
《大学》有言: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不管是做什么事,先要知道怎么去做,懂得其中的窍门,这就是“致其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