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三巨头立刻便驳了回来。
“这不是闹笑话吗?让女同志在杂志上抛头露面,算是怎么回事儿。”严卫东正色道。
“严厂长,我们杂志归属在咱们省文化厅名下,也是正儿八经可以放心的杂志,而且我们杂志,上个月在全省的销量是两万册。”
其实莫文军打了个文字官司,《大众知音》的前身是《工人生活》,《工人生活》确实是由省文化厅主办的杂志,但是《工人生活》办了几年,销量不看好,省文化厅没有收益还得养着杂志社的人,为了甩包袱,就将《工人生活》的出版权进行了出售。
为了适应市场,新接手的出版公司又将《工人生活》改名成了《大众知音》,严格意义上来说,《大众知音》已经是一个公私合营的杂志社了。
莫文军做了几年的记者,也和不少厂子的领导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爱听什么。
不过两万册的销量,莫文军并没有掺水。
两万册,这是严卫东不曾想到的。
卖出去两万册,受众肯定远超于两万人,这是《民城日报》怎么也比不了的。
而且《民城日报》的覆盖读者是民城的群众,冰箱对于刚吃饱了饭的民城人来说,是个奢侈品,估计买得起的寥寥无几,但是郑州就不一样了,作为省会城市,严卫东相信它的消费能力。
看严卫东陷入了思考,高团结试探着问道:“两万册,确实不少,买杂志看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是咱们的潜在客户。关键是人家莫记者说了,不收咱们的广告费,咱也没啥损失,要不我去问问小严、小刘她们谁愿意?”
严卫东点了点头,李光明则是说道:“小高,咱们农机厂是个民主的厂,一定得让人家愿意拍,不能强迫,如果两人都不愿意,你告诉咱们厂的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