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业,需要的前置科技可不少。
什么轴承,什么密封,什么耐高压金属,都不是一夕之功。
甚至关键理论部分,气体膨胀做功的系统研究更是两眼一抹黑,只能胡诌一点经验主义的东西稍加点拨。
不过话又说回来,资本主义市场嘛,最缺的是需求。
有了需求,一代产品将将能用就行,技术上再慢慢优化——好歹得在迭代这条路上先迈出一步再说。
李诚铭还在为称呼了世宗外号而暗自悔恨,闻言连忙接过皇帝给的台阶:“这事正要上奏陛下。”
朱翊钧转过头:“哦?”
李诚铭顿了顿:“陛下,臣以为,如今各式零件、机构各工匠非但标准不同,甚至视之为隐秘,口耳相传。”
“一旦二零件出于不同铁匠,宛如水火不容,轻则失效,重则害人。”
他顿了顿,语气有些愤懑:“臣这次就是如此被炸伤的!”
朱翊钧看了一眼李诚铭,已经意识到这位表兄想说什么了。
“也是臣找应用数学院的程院长,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互相之配合,才知道问题所在。”
“臣以为,能否以墨家之故智,下令工部,对基本之零件、机构、机关,制定标准,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工部通行。”
“如此,不仅便于互相配合使用,若是有所缺漏,亦可以数学计算校验,乃至其后优化改进,也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如此统而综之,切磋琢磨,才能夺天工而开万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