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去岁蓟辽屡被侵犯而能镇守不失,也全仰赖刘总督调度得当。”
朱翊钧笑了笑,看看这推功媚上的劲,自己哪里还需要什么心机呢?
这就是纯粹的忠臣啊!
他抓着戚继光的手,终于说起正事:“军饷的事,兵部知会过卿吧?”
戚继光看着皇帝不高的身影,脑中再次感激了一番谭纶、经筵官、先帝庇佑等等:“回禀陛下,兵部说,粮草持文书从蓟辽的仓储支取,火器、衣靴、马草则由兵部押解,而赏银,则是圣上的恩泽。”
“陛下天恩浩荡……”
朱翊钧直接打断了戚继光的吹捧,无奈道:“好了好了,哪有什么天恩不天恩的,朕每年一百二十万两的金银,哪一分不是民脂民膏?不想干留给内臣朝官贪墨罢了。”
戚继光似有动容:“陛下仁德。”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是仁德,是你部军纪好。”
“也就是前年发赏银,暗访到你部打的折扣最少,朕才要亲自交到你手上,盼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否则朕也宁愿用来修宫殿。”
戚继光听到军纪二字,不由张嘴,认真打量起皇帝。
他突然有些明白,皇帝方才对自己的热情是什么缘故了。
能打胜仗?能打胜仗的可不少,不缺他戚继光一个。
有谭纶的关系?朝中谁还没点关系呢。
这时候戚继光终于回过味来了。
这些年他也没别的事值得自豪,唯一值得称道,就是军纪!
打胜仗有关系的将军不少,可能够“自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