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宣德之后,京营为补充兵员,也时常从各地卫所征调官兵轮班赴京,入营操练。”
“但,彼时便是因为弊端难止,才被下诏废除。”
要论才学智慧,张四维也是不差的。
什么国朝故事,制度沿革,同样信手拈来。
朱翊钧不露声色,好奇道:“什么弊端?”
张四维恭谨道:“陛下,京营与地方轮戍,往往兵将不知,调度困难。”
“宣德三年薛禄便奏过此事,言说轮戍之后,‘布营设阵难免有厚薄之失’。”
“同时,京营官兵,人去了地方,心却还在京城,往往懒散拖沓,不听号令。”
“正统年间,甚至还为此贻误过边防。”
理由总是能找到的,毕竟无论什么政策,都有不妥的地方,往什么方向放大了说,也是一门学问。
国朝故事这东西,就更是不缺了。
另外三名辅臣,被皇帝提前通过气,也不出言插话,只神色各异地静静看着。
朱翊钧摇了摇头:“又非是大规模轮戍,一小营也就三千人,还不至于卿说的这么严重。”
“况且此事事出有因,方才卿也听见了,岳州府、岳阳王府、岳州卫……”
“地方勾连到擅杀钦差这份上,不先将岳州卫换掉,卿让朕怎么放心再派人去?”
“朕记得,正统年间,福建邓茂七造反,也是抽调京营出征镇压罢?”
国朝故事,自然不是只有张四维能找到。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