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点儿,一进,四合,但前面是院墙,没盖倒座房。
和李龙的院子一样,开门就是路,只不过这个院子里面一半开辟成了菜地,空地比较少。
主要的房子就是北面四间正屋和西面的五间厢房——做厨房和杂物库用。
东面也是院墙,没房子,院墙下面的就是菜地,东南角是个旱厕。
屋子半新不旧的,但收拾一下就能住进来,主要是厨房那边屋子不少,改造一下,做肉干、晒晾肉干都行。
因为院子面积不小,现在的价格在一千一百块钱。
李龙觉得是可以谈谈的。
另外一个院子要小一些,但年代相对比较新。
看砖房样式,盖的时间应该不超过十年……甚至有可能是改开那一两年盖的。
用的材料很扎实,院子的样式就是最普通的,北面四间房子,东西南都没有房。院子里的空间倒是挺大,是可以加盖的,但不是现成的。
如果要用的话,就只能直接用北面的正房来做厨房,这个有点浪费。
按房管所的人的说法,这院子是人家家里长辈得了通知后有了一笔钱,从农村搬回到县里,就盖了这么个房子。
结果没住两年,家里长辈重新起用,到了乌城,那边给分了楼房,这院子就空下了。
房管所把房子收了回来,重新发卖。
李龙心说这样也挺不错啊。
这个院子住着挺好,看着挺新,也不贵,八百块钱。
但一来面积小点,二来距离远,三来需要重新加盖,李龙想想算了,直接就要那个旧点的大院子吧。
然后就买了下来。
办好手续,回到自家大院子,余两三天把剩下的肉干寄完,李龙就和杨大姐说了到那边做肉干的事情。
杨大姐现在已经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然是乐意专门有个院子去做。
李龙也是这个意思,毕竟食品卫生许可证办了,那必然是要有专门的地方挂牌的,他还要去把门牌给做了,挂上。
那个院子要进行一些改造,李龙去人才市场找了几个砖瓦匠交给杨大姐让她折腾去了。
在县城西面,快要出城的三岔路口有个人才市场——其实就是打零工的集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