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
也对,那玩意儿本身就不算啥,毕竟北疆有些地方,民族同志还养猪呢,也没啥。
在现在的苏联时期,西面的那个加盟共和国,所有的哈族都能养猪,他们的边防士兵吃的最多的饭菜,就是大列巴面包夹腌咸猪肉片子。
别的民族是信了教后守的规矩,这个民族是因为信了教才变成一个民族,也真是特例了。
大家都坐下来,听到铁兰花的话,一个个都佩服的不行。
这种话能说出来,算是下多大的决心啊。
也只有杨大姐明白,铁兰花其实是对这个死心了——守了二十年,自己的日子过得如此悲催,那守着这个规矩有个屁用?
反倒是自己选了孙家强,独自出来结婚之后,这日子才好起来。
说明什么?说明信了也没办法保佑着让自己更好,不如不信。
铁兰花从这方面讲,妥妥的实用主义。
菜肴很丰盛,李龙给拿过来的小白菜、辣子、西红柿今天都做上了。孙家强还提着两瓶酒。
“明天还要上班,今天不喝多,一个人喝几杯,解解乏,晚上睡个好觉。”孙家强是这么说,“后面有机会,咱们再好好喝。”
第一杯酒他就是敬李龙一家子。按理说头一杯通常是过年酒,毕竟还不到十五,但大家都知道孙家强的经历,也知道他和铁兰花结婚不容易,没李龙,他都落不了户。
现在落户的政策越来越紧了,从口里来的人想要落户特别困难,所以孙家强是庆幸自己选了跟着李龙。
孙家强铁兰花是真心感谢这里的这些人,甚至于包括梁双成。
梁双成过来后,孙家强的工资并没有降,回家的时间多了,铁兰花略微轻松一些,心态也变了。
就是啊,何必搞得那么紧张呢?多一个人干活不好吗?以李龙的性格,只要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是不会把人开掉的。
至于在收购站能干多久——按孙家强和铁兰花的格局来说,他们觉得这个收购站能一直干到他们老掉。因为生意太好了,而且是垄断生意,根本没有竞争者啊。
收东西是顾博远,卖东西是李龙,他们没办法知道具体收入多少。
但猜一猜,大致是能估算得到的,按他们的想法,一个月怎么也得有好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