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李怀德心里是想凑出个整数来,也好跟上面要功劳。
“秘书长,就剩下你了。”
他还是把目光定在了李学武的身上,道:“综合管理部没有指标,你联系的单位还是很多的,挤一挤,想想办法。”
“秘书吧,再培养一些。”李学武早有准备,直接开口道:“招待所和国际饭店再安排一些,三百人?”
“嗯,三百人。”李怀德想了想,没敢给这个数字翻倍,出了问题还得他自己处理。
“文学同志不在京,辽东工业那边也说的差不多了,就给他留一千人的指标吧。”
他点了点笔记本上一万人的数字,心里满意地说道:“这个工作还得请维洁同志和玉农同志辛苦一下,尽快拿出个章程来。”
“这里我也强调一句,不能光看厂职工子女的身份,还是要强调能力和学历。”
李怀德郑重地讲道:“按报名材料卡条件,有高中毕业生优先录用,再考虑初中生。这可能是咱们集团最后一次人事补强了。”
这话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三年教育规划,今年已经是第二年。明年招生结束,联合学校将不会再进行社会统招,压力还是大。
为什么?
今年过去了,明年过去了,后年,也就是70年,联合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会进入集团。
这一次的一万人有八千人要分配到岗位上,只有两千个指标能进校园。
八千人,已经严重挤压了未来的岗位空间,联合学校的毕业生分配也是个大问题。
老李这般操作属于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全然不顾以后怎么办。
而且这次会议上根本没有讨论工宣队的问题,谁不知道这是个关键。
老李是忘了还是故意的?
散会以后,班子成员互相看了一眼,最终的视线是落在了李学武的身上。
只是李学武表现的十分淡定,看不出什么意图来,可谁又能忽视了这份威胁呢。
名义上工宣队是归谷维洁主管,实际上也是谷维洁在负责,可实际负责人呢?
今天早晨,何雨水的资料已经摆在了集团领导的案头上,她被查了个底朝天。
人事资料上看不出什么问题,可有心人早就通过秘书了解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