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场,村里自己用一些,剩下的基本都送去了砖瓦厂。
说到砖瓦厂,大山里最不缺少的便是建筑材料生产资源,有红星钢铁集团的大工地,这里的建筑材料并不缺少销路。
就是村里这两年盖房修院墙,也是借了砖瓦厂的光,有盈利,还有根基。
有了钱,就能开展更多的基础建设,果园的种植和开发,现有农耕水利的建设。
有这些做基础,公社农粮和农副产品的产量逐年递增,饿肚子的现象已经消失不见。
不是说整体就都富裕了,红星公社的情况比较特殊,只是公社赶上了好机遇。
更重要的是公社的干部胆大包天,竟然敢私下里搞在一起,做了这掉脑袋的决定。
不过现在家家都有了余粮,饱了肚子,倒是没有了闲话,更不敢有人往外乱说。
公社有钱以后修这个、修那个,唯独忘了修下山的那条路。
这还是李学武告诉他们的,这条上山的路还是艰难一点为好。
公社有产业,村里个人也有产业。
公社的产业还有罐头厂、咸菜厂。
个人的产业就复杂了,家禽家兔养殖,警犬犬苗的养殖,都是收入。
再一个,服务卫三团,服务京城中医院在这边的中草药研究所和种植基地也赚钱。
而有了公社医院,这里的人气更多,经济也更显活跃。
李学武一边仔细地听着他们介绍,一边点头,表示了对他们成绩的赞许和认同。
在村干部和公社干部的介绍间隙,他也侧重问了建筑材料厂的盈利情况,以及京城中医院与公社医院之间的合作成果。
在两级干部们的热情介绍下,他又问了公社村民的生活和收入情况,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李学武也代表红星钢铁集团,对红星公社这几年在合作中的支持和理解表示了感谢。
对在合作和共建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同志表示了慰问和问候。
同时,他也以个人的名义,用稿费收入向红星公社小学捐赠一笔建设费用和书本物料。
红星公社有不少人都记得他,知道红星厂能在这里搞基地建设,全亏了他的协调。
现在又得了他代表红星厂的感谢,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