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眼看着的,他已经不管家里的事,就连外面的事也一并让刘光福出面。
今天李学武要回来吃饭,也没有外人,沈国栋便早早地叫了他们一起过来。
所以这会儿屋里看起来乱糟糟的,除了姥爷,全都是年轻人。
二爷哪去了?
自从沈国栋盘下街道的大库房,二爷便带着小子们搬去了那边。
同这边一样,沈国栋也张罗着找人盖了一溜大瓦房,连食堂带办公,还有几铺大炕,衣食住行都有了。
那院里可什么都不缺,小工厂就有四五个,多半是沈国栋张罗的,也有街道给的。
你别看沈国栋以前是破落户,现在却成了街道搞小经济的脸面。
周围几个街道谁不眼气,要论搞小经济、小工厂,谁不知道交道口有能人啊。
以前或许还会有人嘀咕沈国栋的身份,现在可没有人再扯闲话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自己人。
再一个,有干妈王淑华照顾着,这街道谁还不知道他的根底。
要说沈国栋不务正业,整没用的,王淑华才不会揽这个闲事呢。
可实实在在的,几个小工厂营办起来,再加上沈国栋联系的东风三一建筑合作社,这街道就快不养闲人了。
这话怎么说?
这年月谁不知道找工作难啊,而且这工作不是你想找就能找的,得有身份。
土生土长的胡同子,上哪有那么多机会去,要人没人,要关系没有关系。
待就业青年多了,问题和麻烦也就多了。
王淑华同街道都很头疼,可有了小经济,有了小工厂以后就不愁了。
回收站也好,运输队也罢,年轻的棒小伙就是最好的劳动力,只要舍得下面子,不愁挣一份体面。
这小伙子有出路,大姑娘家家的有没有?
有,缝纫社开的正好,沈国栋找回来的业务,够她们做不完的做。
就是街道上没有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们,也都能来缝纫社工作。
真有能干的,一家子奶奶、妈妈带几个闺女,攒两台缝纫机,能24小时不停地作业。
沈国栋在给职工开会的时候讲了,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