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年也没多个啥,反倒是保卫组王小琴到来后的机遇。
彭晓力只要不想跟着李学武去辽东,就得提前谋划好要去哪。
李学武当然有能力,也有办法给他安排到任何部门的副科级岗位上。
但是,在基层成长的过程中,恰恰需要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岗位,这样才能干出成绩。
副科升正科,三年下不来,人就废了。
人能有几个三年啊,彭晓力的选择在栗海洋看来绝对是李学武给铺的路,最正确的。
舍弃了秘书长的秘书身份,给初来乍到的王小琴牵马坠凳,本身身份就很特殊,能力也很强,背景也很深厚的王小琴能亏待了他?
现在是保卫组综合办副主任,栗海洋敢说集团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无论保卫组怎么变化,彭晓力用不了两年,绝对是综合办主任。
别小看了下级科室的主任岗位,跟他这个领导身边的委办科室副主任、主任在职级和待遇上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有着李学武的培养和关照,彭晓力还比他提前了一个月升副科呢。
一个是上级科室,一个是下级科室,差别只在职权和职责上,跟负责人本人没关系。
他们这样秘书出身的人最要紧的不是在哪,而是跟的人有没有水平和发展。
当初谁特么敢说李学武能进步的这么快啊,更没人敢想办公室里的坏小子彭晓力也有当副科长的一天,这都是机缘。
在哪都是干,要干得出成绩,还要能给领导看,李学武能提拔人,王小琴也一样能提。
从这个月开始,作为三支代表身份的王小琴就已经能参与厂办公会议了。
注意了,不是以保卫部门负责人的身份,是以卫三团派驻的三支代表身份。
在这个身份当中,王小琴可以对厂里做出的任何包括人事、财务、业务等工作提出质疑和意见,就算是李怀德也得认真考虑和解释。
所以,李学武没有放弃自己的门徒,而是给了彭晓力更广阔的空间。
彭晓力也不是堕落了,而是换了个赛道,从秘书的身份向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转变了。
这恰恰是栗海洋所羡慕的,李主任就很少给他这样的机会,他都怕一两年后彭晓力升正科了,他还是个委办的副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