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都签完了。
就算没有签署最终合作协议的,也都是项目过大,主要负责人走了,但谈判团队还在。
红星厂的三大外贸商,唯独他们的三禾株式会社被堵在了门外。
西田健一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红星厂在针对他们,这是一个谈判陷阱。
其实西田健一三人并没有一直停留在内地,期间也只有一个人在这边主持工作。
他们在国内和国际上也有贸易工作要做,现在是四月底了,该谈的都谈完了,该走的也都走完了。
西田健一三人再次齐聚京城红星国际饭店,想看看红星厂还有什么好忙的。
前几次都是三禾株式会社主动提出的会谈申请,这一次他们想等等。
可他们来京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一周了,红星厂那边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二宫和也的脾气和忍耐度到头了,一边质问三禾株式会社驻京办事处的主任谷仓平二是否真的将他们来京的消息透露给红星厂。
一边则催促中村秀二和西田健一赶紧商量出个主意来。
虽然三禾株式会社同红星厂在电子工业、综合贸易等方面有着充分的深度合作。
但是,作为同一时期签署合作协议的外商,圣塔雅集团与红星厂的合作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完全超过了他们。
如果是圣塔雅集团一个也就算了,吉利星船舶突然与营城船舶加深了合作基础。
在造船技术、港口运营、航运外贸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突破。
只有他们,停滞不前。
商业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红星厂的贸易伙伴清单中,一旦三禾株式会社的重要性在综合评估中降低水准,那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商业布局。
也就是说,上了贼船,再想下去就难了。
现在他们是想抻着,却也是抻不动了,再抻下去,只能等明年的商业旅行团了。
可要等到明年,他们自己都觉得与红星厂的合作疏远了不是一个层级。
所以,就算是赖,也得在四月的尾巴同红星厂把进一步的商业合作谈下来。
三人心里都很清楚,红星厂在最初的短暂接触过后,为什么迟迟不开展谈判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