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泥水地里光脚丫,李学武看着都觉得冷。
但在这个时代,这个时间,人好像都是铁做的,不知道生病,更不知道冷一样。
李学武不可能下来一次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但能看见什么就解决什么,能解决什么就解决什么。
看了食堂,又看了工棚和临时医疗室,问了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和家属生活状况,也问了问驻站医生这里的安全事故和管理情况。
最后,就在工人临时居住点,李学武同随行的干部们简单地开了个办公会。
“我今天只讲四点要求。”
李学武的脸上没有了刚刚对群众们的笑容,看着围在一圈的干部们严肃地说道:“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建筑工程遇到的一切问题。”
“每周一吨肉,要严格保证肉在工人的碗里,谁要敢动工人的肉,我就割他的肉。”
“劳动保障,劳保用品要按时发放到人,督促和监管工人严格按照劳动管理要求使用相关用品。”
李学武扫了一眼围在不远处工人和工人家属,有的家属身上还穿着劳保用品,工地上的工人穿戴什么?
“医疗保障,要严格监管临时医务站和医疗室保证药品充足,医疗救护人员的职业能力和医疗水平。”
“最后一点,”他看向随行的轧钢厂机关同志要求道:“既然不能保证工人的假期,那就提供必要的娱乐生活,文艺宣传队和电影放映队要定期来工地服务。”
“记住了,有什么困难要跟我说。”
李学武在离开前拍了拍邝玉生的胳膊,一切都在这句话里了。
——
红星厂一行人到钢城当天上午李学武就考察调研了轧钢厂新区的工程建设情况,下午则陪同高雅琴参加了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的座谈会。
会议整整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从会场出来的时候天都要黑了,一众人的脸上也都是疲惫的神色。
今年红星厂的工作重点整体偏移,重工业向东北方向迁移,新兴工业项目也依托重工业区集成化发展。
辽东成了红星厂最大的资产布局地,内部管理和行政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董文学作为厂管委会副主任,还担任着红星厂辽东工业管理领导小组的负责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