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有了李宁以后,她对李学武和顾宁的感情生活愈加的满意了,一儿一女,夫妻和睦。
重要的是孝顺,李学武可没少主动往金陵寄信寄礼物,关心和问候的电话也是经常的打。
丈母娘不太关心姑爷的事业布局,只一味地叮嘱他注意身体,注意安全。
顾海涛是一直很关心他的工作,尤其是他将卫三团、轻兵所、红星厂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更把卫戍区、保密部、分局等等单位的关系打通了,让这一布局更加的紧密和牢固。
编织关系网没有用,这张网得有实际的东西。
现在实际的东西就来了,顾海涛手里就有一份李学武关于合成营建设的设想和实践方案。
他自己就是学者型的参谋,自然看得懂这份设想和方案的优点以及目前所处的弊端。
关于先进的单兵装备、兵用吉普、后勤保障车辆、武装和运输直升机等等,这些都还存在于纸面之上。
可这已经不影响他依照李学武给出的数据进行推演和评估,这支合成营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先进和恐怖。
顾海涛捏着那份文件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终究是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
卫三团就是红星厂与轻兵所合作的实验产物,单兵挂具和配套装备已经崭露头角,在一些演戏的过程中被总装关注到了,也有了不少的采购订单。
66-6式狙击步枪不用说了,毛子那边就很恼火,背地里暗戳戳地说这款仿制枪不要脸。
嗯,毛子都这么说了,那总装就真得关注这把枪了,敌人骂的越凶狠,就越证明这款枪的优越性嘛。
什么要脸不要脸的,先采购500把实验实验,看看66-6式这款枪有多么的不要脸。
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嘛,如果真的不要脸,那就按规制化采购,形成规模和战斗力。
红星厂对外贸易是一种契机,把兵器和单兵装备送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保密部跟踪反馈回来的消息很好。
这就是在给内贸打广告了。
卫三团在内,阿特在外,彻底让红星厂的兵用制造能力开发了出来,也走上了正轨。
否则轻兵所也不会授权给红星厂五金工业全力生产轻武器了,更做主同阿特的采购团进行二次谈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