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更多的利益。
对于这样的利益争夺,英法澳三国可以说是丝毫不让。
此时谁也不顾在战争中并肩作战的默契,三方外交代表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拼尽全力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首先是澳大拉西亚提出的方案,大致是以德国内部的几条河流分界。
易北河以西,纽伦堡以北的土地为澳占区,易北河以东的所有德国领土为英占区,法兰克福以南,莱茵河以东的土地为法占区。
这样的分配分别将鲁尔区、柏林和慕尼黑三个重要的地区分配给三个国家,还能达成澳大拉西亚占领鲁尔区的计划。
但英国和法国明显不认可这样的提议。
特别是法国人,他们对于鲁尔区也是虎视眈眈的,并不接受自己只占领慕尼黑和南德意志地区。
英国人虽然接受西澳东英的划分,但更希望将两国占领区的分界线变成威悉河,而不是更靠东的易北河。
威悉河和易北河都是德国自南向北的两条河流,但易北河位于汉堡到马格德堡一线,已经相当靠近柏林。
而威悉河整体位于德国中西部,沿岸城市是不莱梅和埃尔福特,明显更加靠近西部的鲁尔区。
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关于两国占领区分界线的争议,其实就是关于中德地区,也就是汉诺威到马格德堡一线地区的争夺。
这部分地区包括汉诺威、图林根、大半个萨克森和马格德堡地区,总人口高达1000多万。这也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争抢的原因,谁要是能控制这拥有千万人口的地区,自然也能压榨出更多的利益。
法国人的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