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吆喝着,这里无论驿站还是村庄都充满了军事化色彩,每个人都随身携带武器,由其靠近边界的更是如此,小部分人装备有最先进的单发元年步枪、甲,冷兵器枪刀盾等装备给部分青壮,剩余的妇女、半大孩童多是装备火绳枪鸟铳和三眼铳等老式火器,让王曾纶回想起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
虽然已经到达这个世界几天了,王曾纶对于这种紧张的氛围还是不太习惯,问道:“这里的局势很紧张吗?”
“那些红毛蛮?”李坤讥笑道:“那些个怂货哪里敢来这,咱们这是预备着打回大明嘞,百万民众百万兵嘛。”
随着夜幕的降临,很快,又一个奇异的场景在这个满是土墙木柱原始气息的村子里出现了,村中间立着木柱顶部的led灯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与驿站的灯光迥异,这里更有生活感,这时候王曾纶才注意到村部屋顶上的太阳能板。
看到王曾纶似乎有些好奇,身边的警卫解释道:“除了新合肥和驿站系统以外,边界这里是第一批安装太阳能照明的村庄,这就叫做‘跑步进入电力时代’。”
“王先生,明日我们去草市吗?”警卫接着问道,他所说的草市是这个村庄再往东,那里有着大量驻军和商队,是民众联盟最东端最大的据点。
“不,我们在这村子里待几天吧,修整修整。”王曾纶道,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村庄是模范样板村,所有的新政策待遇都会在这里实行后推广。
“好嘞,我现在就通知。”警卫留下村长李坤和王曾纶谈话,匆匆回去驴车那里将中部加感天线立起来,用大功率车载电台开始与指挥中心联系。
就是如此魔幻,在大多数物质条件都非常原始的情况下,最先一步达到现代水平的就是通信和照明系统,在如今电磁环境条件下,即使是65w功率的车载电台配上4米的玻璃钢天线后,通话距离也远远比现代强得多,据商队的试验,即使四百公里开外都能够保持信号清晰。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