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欣赏注重清络、清营、养阴三法的吴鞠通,特意挑取关于吴鞠通的段篇章仔细研读了半天,边沐发现,这位淳于先生立论大胆,注重临床一线实践真实经历,基本将吴鞠通比较明显的失误、不足之处提点了个底掉儿。
渐渐的,边沐也就把早餐一事忘到一边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后背再次泛起一层淡淡的细汗。
那是让淳于先生给吓得!
一直以来,虽说边沐并不局限于“金元四大家”、明清、民国年间诸位名医巨匠的新见、创见,当然,更不迷信所谓的一部《伤寒论》定千古那套泥古不化的教条,但是,以他经历的临床实践经历加以印证的话,边沐还是认定那些名医巨匠绝对不是凡人,个个极富大智慧,远不是今人所能完整想象、揣测的。
而且,边沐认定那些名医巨匠个个天赋异禀,在某些方面早就或多或少超出《伤寒杂病论》的基本学术体系了,至少在基本内容方面是有所增扩的,当年上学那会儿他就写过类似的论文提纲,只是时间有限,又没有任何临床经验可以佐证,边沐这才没有费宝贵时间做进一步揣摩。
一大早突然接触到类似内容,边沐确实吃惊不小。
“啪嗒”一声,筷子掉地上了,边沐这才意识到自己早饭还没吃完呢,抬头再看墙上的挂钟,再不走可就要迟到了。
拿起一个白水蛋吃了几口,拾掇拾掇边沐匆匆出门打车直奔“四季港湾”小区出门诊,手边拎一购物袋,无纺布材质那种,里面啥也没放,就搁了那五册旧书。
途中,边沐挑出第三册又翻了几页,渐渐的,他意识到所谓淳于先生绝对不是某个真人,那是一群有识之士的化名,这五册旧书应该是个合集,集集体智慧于一身的合集。宝贝呐!
而且,成文年代最远甚至可以上推到明朝初年,也就是洪武年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