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若推算实际的雨量该是不减反增的。”
太府寺卿高智周行礼道:“陛下,臣以为该重修昆明池。”
见有人还要反驳,李承乾缓声道:“自古以来,有人觉得天时地利不可逆,但在朕看来如今河西走廊以西种了二十余年的树,成千上万的人们迁徙至沙州,瓜州,在那里种出了大片树林,甚至还能种出一片能够种瓜果的果林。”
说是迁徙了成千上万的人去沙州,其中有绝大多数都是犯人,自贞观十八年以来,陛下还是太子时就将大量的犯人送去了西域种树,有些人在西域活下来了,并且在西域安家。
有些人在西域没活下来,他们成为了树木养活所需的人肥。
不管这些犯人死了还是活着,都在为社稷燃烧自己,哪怕是人肥,那也是有用处的。
在多年来的传闻中,河西走廊以西的确有了一大片的树林,成了西域商贾来往的休息场所,甚至还能开设酒肆。
而这片树林还在继续扩张,甚至一路往高昌与焉耆而去,谁也不知李唐这一朝要种多久的树,大抵上可能还要延续十年,二十年?
既迁徙了人口,又种了树,这难道不是一段佳话吗?
李承乾又道:“需要昆明池用水的村县有十余个,说要让朕迁都的难道是要朕坐视水源枯竭,而看着他们土地荒芜,他们的生活水源断绝吗?迁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后不要再轻言迁都。”
英公率先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
而后群臣跟着一起行礼,道:“陛下圣明。”
当年有人觉得关中种不出葡萄,但关中种出来了。
当初有人觉得关中修不好淤地坝,但关中还是修好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