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御史所言在理,但天子脚下,就是要富庶,有些事尽力为之即可,当年房相还在朝中时,就早就预见了这等景象,可这是无可避免的。”
李义府将这些话语记下来,道:“下官就先回长安了。”
“慢走。”
骆宾王坐在马车上,正在吃着梨,他看着热闹非凡的洛阳城,又道:“前两年这里还没这么热闹。”
李义府面带笑容,大唐的确就要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了。
这盛世来自于富裕的田亩与人们的劳作,还有朝臣与将领们。
乾庆六年的十一月,李承乾得到了李义府的奏报,道:“这些官吏们的抱怨是怎么回事?”
站在陛下面前的是李义府,上官仪,于志宁三人。
上官仪上前道:“陛下,自从朝中难以征劳役之后,官吏的怨言也就越来越多了。”
于志宁道:“以往官吏可以征劳役,许多事官吏只需要言语几句就可以,现在从县以下的官吏都要亲自走动,难免会如此。”
李承乾将这份有怨言的奏章递给李义府,“将这说这些话语的人的名字抹去,将这些话语贴在长安城的布告上,让坊民们看看。”
“喏。”
上官仪已习惯了,陛下总是这般光明正大地向乡民展现朝中的风貌。
翌日,长安城早早就入冬,人们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结着霜,天边刚有了朝阳,夜天才刚亮堂。
长安城的坊民们就早早打开家门,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当人们看到了张贴的新布告,纷纷驻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