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仪见他还如此执着,便留下了文书摇头离开。
乾庆二年,夏季过去之后,中原各地都已入秋。
关中的秋色正浓,李承乾离开了皇宫,来到了郑公家中。
穿着一身黑色衣袍的李承乾站在郑公的灵位前,拿出文书在灵位前焚烧着,低声道:“郑公,东征之前你交代的话语朕在做了,你深知有些事只能让朕来做,君子一诺重千金,朕会持之以恒,往后数年数十年,始终如一。”
如今郑国公家中的家事都是魏叔玉在主持,他承袭郑国公。
良久,李承乾站起身走出灵堂。
魏叔玉并不知道当年家父与陛下都说了什么,大概是一些很重要的话语,站在灵堂前向陛下行礼。
李承乾道:“郑公对朕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对大唐来说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人。”
魏叔玉忙下拜行礼。
李承乾看了眼郑公病逝时所住的书房,稍有思量了片刻之后,重重拍了拍魏叔玉的肩膀,而后离开。
如今的朝野皆在议论扬州的事。
中书令岑文本坐在中书省内,听着众人的议论,讲述的都是李义府,杜正伦,上官仪,张行成四人在扬州的举动,御史在扬州杀了很多人。
已有三百名犯官与五千多的反民被押送到长安。
李承乾回到宫里,就听到了内侍的禀报,这位内侍已很老迈了,贞观年间便执掌宫内事务,陛下几次劝他告老,他都不愿意离开,愿侍奉李唐皇帝到老死。
这位老内侍低声道:“陛下,赵国公还在等候着召见。”
“让他入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