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知道这一战会打多久,后继的粮草孤再想想办法。”
李恪道:“当初天山一战十万兵马的粮草对皇兄来说都不在话下,如今六万大军皆是信任皇兄的。”
言罢,他又递上一份册子道:“这是各路兵马的兵册,契苾何力与薛万备为前军,率军五千人,其后是江夏郡王与英公的两万大军,再之后苏定方大将军的大军,陛下与后方的大军最后进入辽东。”
如此庞大的大军并不是一股脑全部冲去高句丽,而是分成前后几批,李承干看着兵马布置,道:“孤知道了。”
李恪行礼道:“此番出征,又要有劳皇兄了。”
这一次动用的关中民壮并不多,经过这十多年,从征讨突厥,又是吐谷浑,松州,高昌,几次大战,关中的民生早已疲惫不堪。
这一次的兵马绝大多数都是从折冲府的驻军兵马中调动,因此没有在关中大规模募兵。
李承干在一旁坐下来,饮下一口茶水,多看了眼这个弟弟的神色,又看向地图,道:“此图如何?”
李恪瞧着地图,多看片刻,不住点头,“很是详尽。”
李承干解释道:“这是青雀让文学馆的人所绘制的。”
李恪的目光看向辽水以东的方向,道:“若张亮大将军渡海顺利,多半会在高句丽的卑沙城靠岸,父皇的几路兵马越过辽水之后,多半会在安市城进行大战。”
“以前听李卫公说过,父皇用兵多是出奇制胜。”
李恪颇为赞同,道:“皇兄觉得,此战父皇也会以奇兵制胜?”
李承干揣着手,又有些疑虑,言道:“但愿父皇此战没有遗憾。”
说着话,又将高句丽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