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认知中,但也许用不了多久。
如今工匠的薪酬越来越高,属于大唐的工匠阶层正在往技术化转变,反而现在的工匠不再追求美观,而是在追求实用性与技巧。
纺车已改进了六次,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缝纫机的雏形,只是提出了想法而已,处于一种设想中的技术,那种机器也一定是造价昂贵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制造工具与生产工具的重要性一次次被提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也就是现在工匠们与那些学子们,他们时常将这句话挂在了嘴边。
这就像是李淳风道长用道门的语言,来解释大地的自转。
更多的唐人也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于志宁道:“殿下,已是农忙时节,田地里劳作的人却比往年更少,而作坊内的人越来越多,有儒生说关中再这么下去,关中人都要饿死了。”
李承乾摇着手中的蒲扇,看着甘露殿边的一片新开的朵,道:“现在粮价几何?”
“回殿下,斗米九钱。”
“又涨价了?”
“是。”于志宁应了一声,发现太子殿下似乎对这件事漠不关心。
他又拿出一卷布绢,道:“天竺王的国书送到了。”
李承乾轻描淡写道:“放边上吧。”
“喏。”
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太子殿下并没有去翻看。
于志宁又道:“太子殿下,杜荷公子要回长安了。”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