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也不明白,他一个僧人是怎么卷入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明争暗斗,两国之间恩怨竟是这么复杂。
良久,天色也入夜了,风更大了,雪也更大了。
玄奘牵着马继续沿着河一路走,应该可以沿着河找到了人家。
风雪越来越大,玄奘牵着缰绳一路走着,马背上已有了不少积雪,马儿鼻孔在冷空气中呼出热气。
终于,玄奘在漫天的风雪中发现了远处的一点火光,从风中听到了吐蕃孩子的歌谣声,唱的正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
他牵着马儿快步上前,当来到这处营帐前,玄奘用自己仅会的吐蕃语与他们交谈。
这家牧民对待僧人很友好,玄奘的马匹也得到了照顾,玄奘也坐在温暖的营帐中可以度过这一夜。
当玄奘说出自己是唐人时,这些吐蕃牧民的目光中多了一些希冀。
本来,玄奘是觉得经过青海的一战,唐军与吐蕃的战争让松赞干布与禄东赞一败涂地。
还以为这些牧民会对自己一个唐人充满敌意,但牧民并没有抵触,反倒是问起了是否可以前往青海。
玄奘听着这家人讲述,喝下一口热青稞,原来是他们知道青海的牧场更好,有很多吐蕃人去了青海与众多唐军生活在一起。
玄奘听到他们说起了崇文馆,一种可以教吐蕃人说关中话,说中原语言的官邸。
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唐人的语言,看唐人的书籍。
玄奘起初很不理解,这些牧民为何会这么想,明明松赞干布一直想让吐蕃再次壮大,并且他也一直在这么做。
对此,玄奘只能将其归结为牧民的慕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