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坐镇,任何新政改革,必定有律法修改。你们连着一起摸清楚,吃透了,写出来的文章就能比别人写得透。
只要写得好,不要怕写得晚。”
“岑秀兄,幸好向你请教了,我们一下子就找到方向了。”
“不用客气。我再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俩分属两家报纸,文章观点可以大致方向相同,但有争议。比如法繁从慎,繁到什么地步,你们有争议,然后互相争论吵架,甚至可以开骂啊。
越吵越热,越骂越火,你们俩不就名扬大江南北了吗?”
“岑秀兄,你真是诸葛转世,孔明再生啊。”万如初凑过头,轻声道:“哥哥,听说太常寺上下在开大会,传达西苑新旨意。
我们不敢乱打听,只求你给我们透个底,让我们心里有个数。”
梁巍想了想,轻轻说道:“移风易俗,再立教化!”
嘶!
万如初和邓文良不由倒吸一口气。
移风易俗,再立教化!
看样子我们在将来是大有作为啊!于此同时,在西苑的朱翊钧,看完了东厂关于袁咸安审理林有才案的禀文,邀请赵贞吉和张居正到紫光阁偏殿用午膳。
午膳是分食制,每人四菜一汤,一个菜一碟,不多也不少,再加一碗汤。
米饭换成了洞庭湖畔的米。
“大洲公,张师傅,这是华容县进贡的米,武昌农科所培育的洞庭四号晚籼米。米粒细长而稍扁平,细密晶莹,腹白较小,质硬粒大,油性较大,怎么样,口味还不错吧。”
赵贞吉呵呵一笑:“好吃,不过终究没有臣老家,四川的稻米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