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檀看着海瑞,一脸的不服气。
你以为你是海青天,就可以如此爹味十足地教训我吗?
我的人生我掌控,用不着别人指三道四。
皇甫檀的神情,海瑞看在眼里,他喟然长叹一口声,朗声念道:“男儿意气在封侯,投笔却惭班定远。吾才不是洛阳生,况乃白发垂星星。”皇甫檀浑身微抖,声音发颤地问道:“海公认识家严?”
“嘉靖二十八年冬,老夫上京会试。家境贫寒,一路上风餐露宿,窘困至极。
老夫先是托了熟人,坐上一艘海船,泛海到了宁波,再从那里上岸,沿运河北上。到了苏州,子俊兄正在家读书。那天他出来游走,遇到狼狈至极的老夫。
相问之下,原来是赴京赶考的海南穷举人。子俊兄欣然邀请老夫归家,粗菜淡饭,让老夫主仆,饱餐一顿。
住了一天,临走之前,还搜刮囊底,赠送了三吊四百三十文。老夫不受,子俊兄还十分生气,说老夫不受就宁可丢到水塘去。老夫只好愧领。”
海瑞眯着眼睛,缓缓追忆着。
“可惜那年会试,老夫辜负了子俊兄的好意。嘉靖三十一年冬,老夫又上京赴三十二年春闱。路过苏州,给子俊兄带去了一顶黎民所制的竹笠。
老夫穷困,买不起好东西。子俊兄却不嫌弃,欣然受领,还挥毫在竹笠面上写下‘桥边客’三字,老夫问他,这是何意。
子俊兄答道,‘归来倾国思报仇,不知谁是桥边客。’”
海瑞缓缓说着,对面的皇甫檀已经是泪流满面,哽咽不已。
“子俊兄博学多才,能文能武,精乐善弈。科试不顺,并不气馁,熟读兵书,并了五年时间走遍九边,遍访西北、中原各地,沉心民情,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