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喜气透过电话线都能往外头冒:“郑国强,我跟你说个大好事,有两位老师想在前进村办学校呢,专门收农民工家的小孩。郑国强,我要向你道歉,我先斩后奏啦,我把咱家的房子每个月一块钱租给了老师办学校。你要不高兴的话,以后每个月我多给你100块钱的零花钱。”
郑国强差点跳起来,直接喊了一嗓子:“我有什么不高兴的,我把烟戒了都行。”
办学校!太好了!当然好!
要说社会上有哪个群体是最牵动他的心,一个是农民工,他自己就是农民工出身,根深蒂固的情结。另一个是下岗职工,跟他现在做的工作有关。
农民工家的小孩上学有多难,他比谁都清楚。
旁处不说,光眼下在上元县,他就见过好多该上学的娃娃不上学,到处乱跑。
怪人家爹妈,怪不起。
户口不在这边,小孩要上学,得花好大一笔赞助费。
送回老家去?留守儿童的日子好过呀,小英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况且即便爷爷奶奶好,孩子长期不跟父母在一块儿,也是问题。
现在有人肯出来办学校,郑国强肯定支持。
他人就在县委,办事当然方便的多。他连电话都不用打,直接去敲负责文教方面副县长的办公室,当面汇报情况。
副县长也干脆利落,直接点头敲板,可以,让人把材料带上过去找他。
陈凤霞挂了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