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内容来自于网络。
1983年,在同学的不解甚至嘲笑中,刚出大学校门的刘尚勇报名进了北京市文物局,当时高校和媒体类的单位是中文系毕业生竞相争抢的金饭碗,而进入文物局从事文物工作,在很多人眼里无异于收废品。特定的历史时期,文物在人们眼中没有价值,很多文物都是从废品公司拣回来的,当时北京市文物局还办过一个展示会,参展的香炉、古钱币,甚至战国时期的铜鼎都是从废品堆里挑选出来的。
与甘学军的工作一样“没有技术含量”,刘尚勇的工作是去外国使节家里给文物打火漆,卸任的外交官回国时购买的中国艺术品要经过检验,如允许出境的就打上火漆。有时,他穿着单位统一发的蓝棉袄工作服出入使馆时,总有好奇的国外外交官凑上前疑惑地摸摸他们的衣服:为什么每个文物局的人都穿着扫大街的棉袄呢?
1983年后的几年时间里,国家一直在落实政策返还个人文物。据说,很多年轻人领回返还的父辈收藏品时不解地说,这些破烂我拿着干什么呢?很多人就直接在文物局大门口把文物贱卖了。当时一块乾隆御墨才卖5块钱,等到1993年翰海拍卖公司拍卖类似品相的御墨时,价格都在十几万到二三十万之间。感谢在2020-11-11 11:01:29~2020-11-11 20:30: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孤城遥望_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间旧书店 66瓶;樱桃珍 30瓶;kkmay 20瓶;25047330、lucy、猪的快乐、黑色毛衣很暖和 10瓶;食故饮思 2瓶;lili、耀耀? 切客闹、星星star、风雨无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