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关于外销房的背景资料,随便看看,要是没兴趣就跳过……笑,主要阿金是怕被说是乱编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外销房”曾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加上要用外币购买,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1992年
刊登在报纸上的
锦明大厦售楼广告
1992年,位于虹桥的锦明大厦对外销售。
这是上海建成的第一幢外销商品房。短短4天时间,144套住宅便被海外人士抢购一空。
那一年,上海的外销房批准预售量为22.2万平方米,次年又猛增至262万平方米。
“外销房”这个字眼随之进入上海人的视野,成为“高端洋气上档次”的代名词。
外销房集中的古北新区在1995年甚至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荣华居委会第一任书记沈绿萍说,那时候上海流行一句话:“要出国旅游,不如先到古北去看看”。
上世纪90年代
古北新区
是外销房比较集中的区域
所谓“外销房”,由国内外的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土地以批租形式获得,主要面向华侨、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
由于需要使用外币购买,首先从掏钱方式开始,外销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