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自己从手心,到后背,乃至额头,都被’烫’的满是汗珠。亏得冯大器没勇气多看自己,才不至于过后被他当做笑柄。
“马先生查了之后,很是生气。”因为心中给自己画了一条边界,冯大器的眼睛非常老实。说话的大部分时间,看得都是装水的茶杯。但是,他忽然抬起了头,谨慎地左顾右盼,直到确认附近没有第三双耳朵,楼梯口暂时也没有人下来,才将声音压到蚊蚋振翅般的幅度,向郑若渝补充,“我自己也偷偷查了一下,发现冯军长的警卫营长李大眼,居然是个老左派。就是我去见马先生的那天晚上,此人偷偷去找过李大哥和大王。后来又过了几天,他们三个就突然一起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三十多个各部青年军官,后勤上,则丢了四辆橡胶轱辘大马车,还有,还有一少部分枪支弹药。”
“你的意思是……”郑若渝心中一阵激动,抓在桌案边缘的手指,隐隐发青。
冯大器双眼含笑,默默地伸出右手,在桌上摆了一个“八”字,“我相信,李大哥和大王,是去了这支部队。否则,马先生不会被记得大骂军事委员会那帮人的祖宗。他们走了之后,军事委员会也一改先前对我们四十二军和其他几支被裁撤队伍的态度,用最快速度,把弟兄们,特别是有经验的连、营级军官,给安排到了别的军队中。甚至还给军官补发了拖欠已久的军饷!“
这,就是在”亡羊补牢“了。军事委员会的大老爷们,可以放任被裁撤的各部队伍,自生自灭。却绝不肯让那些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失业军官,去投奔八路。虽然,虽然后者也是国民革命军,也曾经跟其他革命军队伍,一道拱卫武汉。
”以他们的本事,无论到哪,肯定很快就会脱颖而出。要我说,二十九路,二十六路,八路,其实没啥差别。峨眉姐,只要咱们齐心赶走鬼子,早晚都有重逢的机会。“唯恐郑若渝在军统服役久了,思想变得僵化,冯大器居然开始对她进行耐心开导,”峨眉姐,你想开一些。退一步讲,眼下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你说的对,没消息,就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