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师的举动,没受到应有的惩处,反而后来因为拿下了一个小山头授勋。王擅长写回忆录,给自己涂脂抹粉。晚年出了很多书。)
二十六路军在台儿庄已经打了两天一夜,负责迂回敌后发起进攻的汤恩伯部,依旧没有迂回到位。而本应前来增援台儿庄的第三集团军,也因为其老上司韩复渠刚刚被处决,内部纷争不断,被调往外线牵制山东方向的日军。如果姓汤的又突然起了坏心眼儿,恐怕整个二十六路,都要步川军122师的后尘。
“我不知道二十师团什么时候能到,但我却知道,咱们守得越久,活下来的希望就越大!” 一年嘈杂的抱怨声中,李若水的话语,显得格外坚定。
活下来,才能考虑其他。如果人死了,想法再多也没用。
这种心态很消极,却非常实际,至少,能引起在场大多数人的共鸣。
周围的嘈杂声迅速减弱,李若水用力锤了下一下战壕边缘的泥土,继续高声补充,“两天一夜下来,鬼子的体力,也差不多消耗到了极限。如果在下次进攻中吃了大亏,我估计,在明天天亮之前,他们都组织不起下下次。所以,咱们就不能坐着等鬼子出招,必须想办法先下手为强!”
“这话倒是没错!你说吧,咱们怎么打,才能让鬼子吃个大亏!” 王希声楞了楞,果断决定响应李若水的号召。
“趁着鬼子步兵开始集结的时候,发起偷袭最好。只可惜,咱们没大炮。机枪打了那么远,子弹还不充裕。” 冯大器头脑灵活,在一旁快速补充。
众人的心思,迅速从猜疑和愤懑状态,转入对战斗的积极谋划。左平,张统澜、张笑书、王云鹏等人,纷纷开口献计献策。但是,大伙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却始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十六路的武器装备与鬼子的差距太大了,让他们只能蹲在战壕里死守,根本没有跳出战壕主动发起反击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