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舞弊一事触动了读书人的利益,这群拿着笔杆子的人更是不遗余力的攻讦讨伐,还自动自发地组织游街宣传,二皇子党的知名度很快便更上了一层楼,却不是什么好名声。
如今连街边的三岁小儿都能念叨两句“奸党作乱,科举舞弊,国家不宁,百姓无望”。
且还有个诬陷承恩公与裴西岭的罪名在后,民愤很快就达到了一个至高点。
形势如此,即便有些小心思的朝臣们也只能随大流走,痛批并要求严惩二皇子党。
相比于外头的群情激愤,二皇子反倒是消停下来,安分得不像话,日日主动跪去御书房外,不辩解也不承认,只将请罪的姿态做得到位。
建文帝没见他,但百官却是看在眼里的,于是关于二皇子请罪的消息就这样传了出去,外头也并不领情,纷纷请求严惩二皇子。
虽然科举舞弊和贩卖私盐这两个罪名都被屈学士扛了,明面上没牵扯到二皇子,但随着二皇子党被连根拔起,罪名频出,外界看向二皇子的目光便随之不同了。
这些事说二皇子毫不知情他们是不信的——就算他真不知情,招揽了这么一批贪官污吏做党羽,还直接危害了国本却是事实。
所以眼下没人为他说话。
正在民间群情激奋,朝堂日日争辩弹劾、不得停歇时,二皇子曾干过的事不知怎的,直接被一桩桩抖露了出来,证据确凿。
科举舞弊,贩卖私盐,陷害功臣,结党营私,纵容党羽危害百姓等一众罪行皆被公之于众。
此举无疑又令朝臣百姓激愤一回。
赵瑾知道的时候也很惊讶:“难不成是屈三抖露出去的?还是六皇子?”手握这些证据的人不多,有能力做到的也就这俩了。
裴承允摇了摇头:“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