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为什么叛变?”张琦叹息一声,看着窗外,“想我张家在此地经营多年,我兄长为并州刺史时,吕布不过一个小小的屯长。兄长死后,家中势力稍减,但同样是新任刺史需要顾及的大族。吕菁拿下晋阳,由此发展起来,甚至还得到幽州。可我呢?”
“你身居薄曹之位,与我父亲平级。”
“蔡邕掌控书院,吕菁离开后又将并州政务交予他处理。”张琦怒视蔡琰,“就连后来的荀攸都在我之上,凭什么?我族中子弟在并州为官者,不过寥寥数人,吕菁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这并州,没有我张家,吕菁拿的下来吗!”
“所以,天子许诺你掌控并州?”
“自然是尊奉弘农王。”
哪怕张琦做不了刺史,只要没了吕菁,张家就可以发展为当世大族。
果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蔡琰在内心感慨。张琦年迈,不善诗书经典,没有名望,亦无治国理政之才。吕菁考虑到他早期的支持,令他身居薄曹之位,以示敬意。至于用人,吕菁向来唯才是举。只是张家人才凋零,下一辈并没有人吕菁认可的人才,仅有孙子辈的张鹏(张琦逝去的兄长之孙)、张沥(张琦孙)二人。
“你打算如何处置我?”见她要走,张琦终于问出最担心的问题。
“你应该想得到。”
谋反,夷父、子、孙三族,女眷没入官妓或官营作坊。
“此事我瞒着儿孙,他们全都不知情,”张琦汗如雨下,“张沥那孩子,是你的学生,你知道他的,素来对当官没有兴趣,最崇拜的便是吕菁,希望你彻查一番,不要株连无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