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轻笑一声,聊起正事,“主公考虑好了吗?”
“我原本打算建在泉州,毕竟临海,以后发展航海业更合适。但琰儿通过查阅地方档案与地图,对比南方临海数城,始终觉得不妥。我看你的意思,也觉得雍奴更合适。”
“我带着匠人和书院的学子们一起去看了,一名来自汝南郡学生提到,对比南方的会稽、吴郡,渔阳泉州的海岸线过于和缓,且水下泥沙堆积,沿海处水深不过几米,深处亦不是硬石底,实在不利于建港。”
杏儿走近墙上挂的地图,手指顺着黄河河道直到出海口,“洪水泛滥的年份,河水多次改道,若离出海口太近,不确定因素太多。”
蔡琰虽不善地理,但通过查阅地方志记载,确实发现了一些规律。杏儿带着匠人与学子们的实地考察,结合环境与他们目前的建城水平,最终将地址选在渔阳郡雍奴县西北方向。
“水、沽水在雍奴县交汇,一路往东南方向入海,在那里建城,确实是更稳妥的选择。”
看着地图,吕菁最终放弃了建立大海港的美好愿望。转念一想,也没关系,待雍奴发展起来,解决辽东公孙度也就指日可待,何况还能对对冀州、青州的沿海郡县产生辐射。
说起来,昨日传来消息,邓暮、关羽、太史慈南下青州,已解孔融之围。孔融想要挽留关羽、太史慈,被拒绝。至于三人回程途中,是否会被袁绍的人阻拦,已经可以预见。毕竟,路过渤海郡浮阳、阳信二城时,都曾被冀州军滋扰。
吕菁脸上不禁浮起期待……
“主公,又在动什么坏心思?”
“咳咳~”吕菁收敛了笑意,“为防袁绍,我已经派军接应邓暮他们。”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