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捋须的手停了停,环视正在认真听他教诲的几人,继续道:“学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精于勤,成于思。”目光回到吕菁身上,“我观你言行,虽不守常礼,却深得圣人教化。本该与你父亲商议一番,可琰儿说,应当先问过你的意思。”
他顿了顿,“菁儿,可愿做我弟子?”
丁廉与曹昂心中五味陈杂。他们都想拜师,既有父辈的授意,也有对蔡邕名士身份的真心认同。尤其是曹昂,赶赴这里,便是为此而来。不过,父亲与蔡邕虽是旧识,可自己毕竟才来不久,不好贸然开口。毕竟,求上门拜师被拒绝的人,可不少。
紧张的握住吕菁的手,一向处事淡然的蔡琰,都开始患得患失,生怕她拒绝。
菁儿骨子里的桀骜不驯,她比旁人都清楚。百无一用是书生,于她而言,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她曾直言匠人精神可贵,提起当世名儒,却面露不屑,只说多沽名钓誉之辈。
不明白蔡琰的担心从何而来,吕菁轻抚蔡琰的手,然后起身走到一旁,轻弹裙摆,屈膝跪地,双手拱合,抬至额头,伏身叩头,郑重道:“蒙先生厚爱,能聆听先生教诲,是菁儿莫大的福气。”
吕菁骨子里愤青,也沉不下心专研学术。但对于蔡邕这样,有真才实学,且道德高尚的学者,是打心眼里佩服。她只是讨厌那些打着圣人旗号、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世人之上的君子,不管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再者,蔡邕是谁啊?当世大儒这层身份不说,关键是……
见吕菁如此郑重,蔡邕很高兴,起身将她扶起,“好,好!待我与你父亲商议过后,择日再行拜师之礼。”
坐回蔡琰身边,二人相视一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