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一时又问了他些吃穿与课业上事,本还要再说什么,因太皇太后那里来传,方才放他去了。
合惠辞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因尚没过十五,宫里处处都还张灯结彩,出得永寿宫,就见南北甬道上一溜的大红宫灯,来来往往不乏些主子奴才。这两日过年,宗室的亲王、贝勒、贝子福晋们、返京的命妇还有外嫁的皇姑们进来磕头的络绎不绝,太皇太后同着太后那里日日宫宴不断,从隆宗门往慈宁宫与寿安宫的路上往往是不断人。
他心里没甚滋味儿,只转道往东,欲绕回南三所,因年节图个热闹不甚拘着,一路的烟花炮仗声与宫女太监们嬉闹的声音只是不绝于耳,合惠不甚经意,直到路过永寿宫时才习惯的停步瞧了瞧。
喜儿是六岁过后挪出养心殿的,最小的一个闺女,又是打小亲手带大的,万岁爷不舍得叫走远,便就近安置在了这后头的永寿宫。
俗言说穷样儿,富养女,皇帝待阿哥们严苛,寒冬腊月里上书房连轿子都不许乘,对女儿却千娇百宠,小公主打小出门,从来都是御前最得脸的陆公公伺候着,吃穿用度上一向走皇帝的私库,而这两年搬出养心殿,皇上怕她孤寂,年龄相当的伴读就选了十来个,加之大两岁小两岁的宫女太监,每日里轮着翻儿的陪她玩。因自这位小公主搬来,永寿宫便日日一派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景象,再是消停不了。
只是此刻却没有什么动静。
他心中顿了顿,但踅身一转,朝着宫门走去。
“请六爷安!”晚上天儿有点冷,门上的小太监缩脖儿对抄着袖筒在台阶上跺脚,一打眼认出他来,慌不迭的上前一步打千儿请安。
日常一水儿的姑娘,便是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合惠轻易也是不进永寿宫的,只在门口停下脚步漫然看了看他,问道:“你们主子不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