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说着还掀开笊篱上盖着的棉布给年轻公子看,里面一块块不足巴掌大的白糕叠在一起,虽是普通人家的手艺,糕饼模样瞧着倒是喜人。
年轻公子微微颔首,也不问价,言道:“早就听友人说你这摊子上糕饼口味极佳,既如此便劳烦每样包上两块。”
那汉子干脆应下来,他媳妇取来油纸,夫妇俩又看向那贵公子。随行仆从取下腰间荷包,上前一步替代主子开口道:“包在一起便可,拢共多少银钱?”
有了准话,妇人忙将糕饼挑拣好包起,汉子则直接面向那仆从答道:“六十文。”
仆从付了钱从妇人手中接过装有糕饼的油纸包,唤了声少爷,青年应了声道:“走吧。”
沿街走了百余步,两人停在巷子口一处少有人踏足的书斋,书斋名为闲余。倒不是说这书斋不好,只是这一条街上多是食坊酒楼、布庄玉店,与其他铺子相比,书斋未免显得乏味了些。
其实书斋内倒还有不少人在,不过大多都是住在附近巷子里的穷学子。书斋老板并不图利,无论贫富贵贱,只需点上一壶十几文的茶,便可在书斋看上一日的书。久而久之,这处书斋便也出了名,真来买书的反而寥寥无几,自然也是这处往来贵客少的缘由之一。
整个书斋就一名掌柜一名沏茶的伙计在,每日来书斋的人也不过那些熟面孔。一主一仆踏入书斋,掌柜见青年进来便起身迎上,言语热络招呼道:“叶公子,东家已经到了,就在楼上雅间等您。”
“有劳白掌柜了。”
二人显然已不是第一次照面,贵公子客气点头应下,回身朝仆从伸出手。随行之人也早知自家少爷的习惯,便双手托着将糕饼包递了过去。
青年拎着油纸包一路走到书斋二楼雅间。说是雅间,其实平日鲜少待客,尤其是东家在时,更是谁也不放上去。
二楼四周挂着厚厚的帘幔,将风挡得严严实实的,竟半点感觉不到外面的寒风。不过青年本就较旁人体热,即便眼下时节,他早晚也只着一件单衣,到了这地方自然感觉有些闷热了。
最近一间的门是虚掩着的,青年推门而入,多日未见的友人手捧书卷正坐在临窗的桌前细读。雅间内摆了炭盆,是而门窗大开屋内却并不怎么冷。
“玉郎!”
青年唤了好友一声,走过去将装了糕饼的油纸包放在桌上大开,一边伸手替对方拢了拢身上披着的大氅,关切道:“我听说你前几日才病了一场,怎么不带个人出来?我给你带了糕饼,就是你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