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代又有谁想卖闺女了。”甘妈妈轻嗔丈夫一句。“不过老公啊,我觉得杨家这提亲礼比周围人家的贵重。这茅台、中华,我也没听说周围谁家是这样的。”
“那是亲家的心意。有钱难买愿意。咱们不说出去,也省得别人家攀比。”
“那咱们拿什么回礼?”
甘父犹豫了一下说:“比我大哥家的加倍了。”
“行吗?”
“怎么不行!赶上这季节了。要是冬天,咱们就还干果回去。现在咱家的那几棵雪怀子还挂着果,等周六早上我挑好的装一筐。那龙眼也差不多熟了。一筐荔枝一筐龙眼,算了,我明天找人再编多几个竹筐,刷上红漆。大筐装小筐他们好拿。不论是荔枝还是龙眼,他们带回东北去,自家吃,送人,都是好东西。”
甘家的龙眼树也是甘父特别淘换的品种。虽说也属于石峡龙眼那类,但其不仅有该品种专属的味甜、个大、核小、易离核等特点,而且在爽脆的浓甜里还带着清香的蜜味。尤其是这几株树挂果率特别高,甘家夫妻每年都会晾晒不少龙眼。那去皮去核的桂圆,基本上就是他们走亲访友的必备手信。
甘妈妈信服丈夫的安排,但她要想的就比较多。所以隔了一会儿,在甘父打字停歇的时候,她又问:“那咱们要给憨木仔买点儿什么?像细囡那回送的那身衣裳?可那茅台酒和中华烟太贵了。县里的衣衫我怕杨家看不上呢。”
“就咱家这经济条件,难道还能去买和茅台酒一样钱的回礼?心意到了就成。”
甘妈妈犹豫不语,但她脸上的反对意思非常明显。
甘父就推心置腹地细说:“下月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