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同志,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与佛有缘啊,听我的师傅清智长老说,这首诗从建寺的时候就有了,不瞒诸位,老纳自称悟觉,悟了几十年,也没有参透其中的禅机啊!这首诗中除了交代佛祖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表达佛祖要普渡慈航之意外,一定还包含更深的禅机。至于为什么要刻在玄武塔上,老纳愚钝,此生恐怕难解其意了。”
李云帆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问方丈,贵寺高僧惠清和明空,还有清心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来到龙两寺的呢?”其实,李云帆只是想问明空和清心一个人,惠清的情况,他已经从葛冬林那儿知道了。
“惠清是一九六七年秋天到龙华寺来的,来自南京的栖霞寺;明空在惠清之前,是一九五七年来的,来自河南嵩山少林寺,清心随老纳从五台山而来。”
李云帆看了看时间是九点整,便和大家一起告别了悟觉方丈。他们一行五人出了方丈禅院以后,下台阶,再上台阶,进入大雄宝殿。陈浩在观世音跟前停了下来:“你们看,这尊观世音菩萨是不是和方丈房间里面的观世音差不多?”
大家都走了过去。
“确实差不多,除了手和大小不一样外,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王萍道。
回到住处以后,陈浩的第一句话就是:“李队长,和唐二挑老婆在一起鬼混的人十有八九就是明空禅师。”
李云帆道:“应该就是他,唐二挑的老婆是尾随他来到龙华寺的。刘局、郑队,是这么回事,清风寨有一个村民叫葛冬林,他曽在龙华寺出过家,有一天在山上看到一个老和尚和唐二挑的老婆偷情,有一点像一个叫明空的高僧,这个女人是个跑江湖唱戏的,是河南嵩山人,原来这个明空也是河南嵩山人。这不是太巧了吗。”
刘局也听出了一点眉目:“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