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最大的是一个姓马的老师傅,带着两个帮手,他们俩喊姓马的叫“马师傅’,马师傅的年龄大概有六十岁左右,他们专门负责彩绘和雕刻;工头姓田,五十岁上下,他什么都干,当大多是比划比划,动手比较少,有两个姓蒲的,是兄弟俩,因为这种姓以前没有听说过,所以记得比较清楚,当时,那个小一点的还特别提了一下《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要不然,我还不知道这个蒲字怎么写呢。这兄弟俩的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转干苦活累活和脏活,比如说塑像和掏井什么的,静心堂和养心斋的两口井就是这兄弟俩掏的。在十三个工匠当中,就数这兄弟两个年龄最小,其他人都在三十七、八岁以上。““葛冬林,你说的这些情况都相当重要,你再回忆一下还有没有一些细节,比如十三个工匠是什么时候走的,有没有提到到哪里去等等。”
“李队长,他们什么时候走的,这要去问一个人,这个人应该知道。”
“是谁?”陈浩等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葛冬林。
“这个人是车三姑,她是专门给工匠门烧饭和洗衣服的。”葛冬林的脑袋里面还真藏了不少东西呢。
“这个车三姑如今在哪里?”
陈浩递给葛冬林一支香烟,大李赶忙给他点上。
“车三姑就在山下的桃花坞。她家里孩子多,男人在山上倒树的时候让树砸断了一条腿,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所以时常到寺院里面来给僧人门洗洗补补什么的。工匠来了以后,就请她给做饭洗衣。工匠们走了以后,她就回去了,孩子门都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她怕名声不好听,就没有再到寺院里面来做事。”
“葛冬林,请你再想一想,惠清禅师是在什么时候到龙华寺来的呢?”李云帆问。
“惠清禅师是六七年的秋天到龙华寺来的,就是现在这个季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