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盛产青盐,这种盐质地纯正、颜色微青,乃是一等一的好盐,就连大明朝的皇宫里都食用青盐,达官显贵们也喜欢用青盐漱口!
可是军户们领取到的,都是颗粒粗糙、味道苦涩,还掺了大量沙子、木屑、老鼠屎的海盐,能够食用的部分,连一半都不到!
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有人偷梁换柱,把上好的青盐给贪污了。
领来的盐不够吃,军户们只能自己买盐了,可是摸摸干瘪的荷包,再看看高高在上的盐价,除了唉声叹气,一点办法也没有。
平心而论,大明朝的产盐地不少,产盐量也不少,因此盐价一直不算高,官方的定价是十文钱一斤。
问题是,市场上的真实价格,从来没和官方价格一致过!
东部地区离海较近,晒盐、运盐比较容易,因此盐价也比较低,二十文钱一斤,是官方价格的两倍!
西部地区离海较远,大都食用矿盐、或者池盐,开采比较麻烦,因此价格也比较高,一般是官方价格的六倍、七倍,遇到盐慌的时候,还出现过几百文钱一斤的天价盐!
榆林还不算太倒霉,如今的盐价是八十文钱一斤!
一个正常人,一年需要大约四斤半的盐,也就是三百六十文钱!
按一家六口人计算,一年就是两千一百六十文钱,折合二两多银子,这个价格,军户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吃不起啊!
可是人又离不开盐,既然吃不起官盐,那就就吃私盐好了,私盐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也好,深受穷困百姓的欢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