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享清福,凭啥她当牛马呀!不干不干!
方为:“……”
……
如此一来,迎来新学期之后,就连班干部也没有发生变化了。
不知不觉已经是高二了,但大多数同学,包括方为自己也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变化,甚至那种过渡的感觉还没当时分科时明显。
也许是因为早早地就开始在上高二的课程内容了吧。
一中的讲课节奏很紧凑,最晚在高二的第二个学期中,就差不多该把高中三年的所有课程都讲完了,剩下的高三一整年就是重复地复习和考试,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
除了日常的这些课程外,方为的奥数竞赛课程也差不多进行得七七八八了,在高二这一年,学校就会组织大家开始参赛。
赛制分为预赛、复赛和国赛,预赛和复赛都是在省内的选拔考试,而cmo国赛则可能去外省,最终评出国一、国二、国三来,然后最终挑选出最优秀的六十名进入国家队集训,最终选拔出顶尖的六人来组成国家队,去参加imo国际赛。
这年头学科竞赛的回报相当丰厚,也驱使着学生们趋之若鹜,毕竟能拿到省一等基本就能保送部分985高校或者拿到降分录取的资格了,若是拿到国奖,基本就可以保送清北复交,更别说获得金牌且进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入国家集训队了。
当然了,纵使回报诱人,却也不是谁都能在这一路子上取得成绩的,靠努力能做成大部分的事,但竞赛不行。
想想当初老梁选人的时候,竞赛小组里足足有四十多人,到如今这会儿,却也只剩十个而已,要知道一中可是市里最好的学校,却也只剩这么十个,有机会给学校争点光。
初中刚开始接触竞赛的时候,方为都是靠自学的,而如今在竞赛小组闭关修炼了一年,加上本身的基础足够扎实,还有那么些小天赋,现在再接触那些竞赛题,他就不像一开始那么捉襟见肘了。
平时竞赛小组里也有测验,仅剩的十人小队中,方为的竞赛水平基本都是能排前三的。
偶尔是刘波第一,偶尔是赵玥婷第一,偶尔是方为第一,大家的分差都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