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能够配合医生绝不多哔哔的患者家属还是很能得到医生好感的,家属的配合决定赵之意是轻松地工作;还是痛苦地工作。
一个小时后,ecmo的主机和管路被推到谢家洋的床旁,在市一院上ecmo的病人还是非常少见的,几个手上没病人的急诊科医生都围在床旁观摩学习,赵之意便是其中一员。
其实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楼上的急诊手术室上ecmo是最好的,但现在谢家洋的病情并不稳定,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不要进行有风险的转运病人。
皮肤消毒铺上无菌,心外科的主任在谢家洋的大腿腹股沟位置划了一刀,他的手很稳,下刀的位置选得恰到好处,拉开的伤口刚好能看到股静脉与股动脉,伤口不大,刚好能放进一根导管还有些许富余,不会让病人流太多的血。
切开股静脉,放入ecmo管道,这一过程只用了不到两分钟。
另一边,心外科的另一个主任如法炮制,将管道置入谢家洋另一条腿的股动脉中,置管过程总出血量不会超过20ml。
在股动脉股静脉中置管的手术赵之意也能做,而且会做得很漂亮,只是这个过程的出血量至少比心外科的主任们多5ml。
这5ml的差距,不是天赋的差距,而是经验的差距。
ecmo开始工作,呼吸内科主任、赵之意、何主任都紧张地盯着心电监护,直到心电监护上代表心跳的曲线变成直线,而代表氧饱和与血压数值开始上升,赵之意才松了口气——成功了!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了一半,接下来对谢家洋的治疗、护理对谢家洋来说也同样十分重要。
“赵医生,你还没下班吗?”于凤英老人的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