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气蓬勃,充满理想和斗志的年轻人。
敢想敢做敢说敢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呐!
“多谢朱兄,那以后给《大宋朝闻报》的稿件,就要有劳朱兄。”方靖远简直求之不得,又忍不住握手答谢,“我一定会为你争取更多稿费,啊不,谈钱太俗,朱兄不如在云台落户,还可以接妻儿过来,方便照顾。当然,若是觉得江北不如江南生活舒适,就当我没说过便可。”
朱熹说道:“原本我也曾以为江北面临金兵铁骑,朝不保夕,可直到进入海州,所见所闻,百姓安居乐业,鳏寡孤独皆有所养,云台书院招生不拘一格,如此繁华盛地,比之江南各州,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君既然欢迎,在下自是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禁笑起来。先前各自的心思,此刻尽数解开,反倒因意气相投,心生向往,比寻常君子之交,更多几分惺惺相惜。
“若是估算不错,今夜丑时或有流星雨,自东南方而来,朱兄可以观之。”方靖远热情地向他介绍流星雨的由来,还附带了几则传说,朱熹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跟着看看望远镜中的星空,感慨之余,更是觉得自己留下的决定四好不错。
方靖远则顺便教他如何用望远镜调焦,随口告诉他,这望远镜可远望星空,反之还有显微镜,可看到微生之物,哪怕不足发丝的千百分之一,都可在显微镜下显形。
朱熹顿时又来了好奇心,他曾经见过放大镜,可将一物放大数倍,却不曾见过能看到微妙之物的显微镜,光是听听都觉得无比神奇,若不是要等着看今晚的流星雨,他只怕立刻就想拉着方靖远去医学院那边借来看看。
大宋时代的不少读书人都曾经读过医书,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朱熹也略同一二岐黄之术,得知这显微镜在钱太医手里,立刻就决定明日去医学院拜访。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