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因为大多数的英军部队,都被抽调回了国内。
留在印度的,只不过是象征性的部队,真要是打起来了,连手下印度的这点地界也控制不住,还怎么跟人中国人对着打?这双方明显的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而且人家有空军助阵,咱们有什么?大炮?对不起,大炮也基本上都被拉回了国内,留在这里的,也就剩下那几门土炮了。吓唬吓唬印度人还没问题,可真的要跟中国人对着干,对不起,你的思想太活跃了。
五月中下旬,早已蓄势待发的东南亚军团士兵,一声令下全军开始越过边境线,横冲直撞的直接扑向了整个印度,此时的印度人,除了无奈的挣扎之外,再也无法做出任何有利的抵抗。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中国人的预料之中一样。而中国人,又似乎对于印度的整个情况十分了解一般,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指导,甚至连印度当地人都很纳闷,他们怎么会对印度的地理情况这么熟悉?
迷路什么的基本上就没发生过,而中**队的推进速度,也尤为的迅速,饶是当年号称天下无敌的英军,也只能冷眼相观,丝毫不敢拿自己当年的英勇来跟现在的中**队相比较。毕竟两者不是处于同一层次的对手,两者也就根本没有可比性。就好比英军与印军一样,一个是精锐,一个是菜鸟。现在的英军与中**队,同样的也是这种关系,只不过是颠倒了过来而已。
面对中国人的强劲进攻,英国人除了采用外交手段,除了反对就是谴责之外,再也没能作出别的什么动作,不是他们不想跟中国硬扛下去,而是英国人实在是无力顾及这么多方面的事情了。无奈之下,英国人也只能是做好了抛弃印度的打算。
原本就不是很和谐的英国国内,又遇上了德国人的威胁,好不容易刚刚稳定了一些,没想到德国人却来得更凶了。而且不止如此,连中国人也跟着掺和进来了。一时间难以抉择的英国人,只能丢卒保车。毕竟印度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而且英国人此时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印度。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德国摆出了开战的架势之后,英国人这才急忙的将自己的兵力从世界各个殖民地内抽调回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