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动手,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动静过大?”国志才谏言。
戴行沛不以为然:“反叛如打黑,掌握了证据再防范,你我早已是瓮中之鳖。”
他立马举出一堆防患未然的成功案例,把国志才堵的哑口无言,干瞪眼、瞎冒火。
司海齐微微一笑,圆场,“志才思虑周当,不过历史经验也要借鉴。”
他又提到小矛盾有勾结的嫌疑,碍于小矛盾曾与司海齐是生死之交,底下二人均不出声。司海齐长叹:“我们这也是不得己而为之啊!”
戴行沛开口道:“水白兄一向有觉悟,区区煽动分子,抓起来就是了。”
不过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沆瀣一气的概率非常高。
国志才低着头,左思右想,依然觉得此举欠妥。今日总参谋长、国防部长都没来,只是他们叁个就要做这样大的决定。国志才深感后悔,早知道他就应该在入常大战开始的时候就称病不出了。他迂回地搬出调兵需要叁方签字、司令员亲下命令才能达成这样的条例,并委婉地对司海齐说:“军区可以不执行命令,从理论上来讲。”
戴行沛心想,这个老国,就是一口又臭又闷的大铁锅!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他大手一挥,表示全力支持司海齐的任何决定:“由海齐同志下达第一份口头命令,但是最终还是要由军区司令员下达书面命令为准。我现在就让作战部起草好书面命令,我们叁人签字,由志才带着去军区传达命令。志才,你来个电话,我和海齐再分别下达口头命令,我们双管齐下,万无一失。”
国志才内心叫苦不迭,戴行沛大言炎炎,胸有成竹,真正跑去军区面对司令员徐雄军的可是他国志才。徐雄军是什么态度,谁能有把握呢?
没等戴行沛得意两分钟,司海齐又道:“我们决定的这个调兵令,军委其他委员要不要通知一下?总参那边是不是也应该知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