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自个儿来,不分先后。
经理听着,嘿,还有点意思。
他是最先卖纽扣玩具的,已经尝到“先机”的甜头。虽然现在市面上的纽扣玩具依然受欢迎,可价格都上不去,顶多一块二一块三,他可是悄悄卖到一块五的……珍珍她们能打听到的,那都是上账的单价,报给国家的。
有了一个礼拜的先机,他的腰包也能比其他门市部经理更鼓不是?
得嘞,就这样,珍珍把给他的价格抬到一块,给其他门市的当然也得是一块,丰收大姐乐得见牙不见眼,也不埋头种地了,让胡姐夫把砖瓦厂的工给辞了,专门回家种地,她来厂子里帮忙,跑跑销售,做做手工活,一个月能挣□□十,比当副局长的妹夫还挣得多哩!
她也不愿住妹妹家打扰小两口,就在厂里找间废旧办公室,打扫一下,摆张钢架子床,置办上几件生活必需品,就成了她的“宿舍”。
有了固定住所,她的干劲更足了,赶在春节前居然把销路跑到隔壁市去。反正有正儿八百的介绍信,穿着时兴的的确良衣裳,头发留到脖颈,别两个小钢夹,挎个绿书包,那精神得,满月生产队的社员都快不认识她了!
事实证明,女人自信,果然是事业起飞的第一步。
***
眼见着卖纽扣玩具比直接卖纽扣赚钱,还是数量级的赚,珍珍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机器坏的就坏的用,全做成残次品也无所谓,她照着以前的进货渠道,送了礼跑了关系,进回来纽扣生产原料,刚好老赵头以前也是搞生产的一把好手,带领着工人们连续生产出好几批“歪瓜裂枣”。
省了买新机器的钱不说,还变废为宝,打出“青云纽扣玩具厂”的招牌,每个月保证了五千个玩具的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