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看着厚厚的销售记录,马科长问:“警察同志,你们需要哪些资料?”
“我们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不过有件事想问一下,你们厂为什么要生产300升的非标油桶?”展峰见马科长有些紧张,选择慢慢打开话题。
马科长扶了扶老花镜,回忆说:“我们厂建得有些偏僻,所以效益一直不温不火。当年我和厂长建议修改下生产线,做一些容量大的油桶。我从小生长在农村,见过很多家里把废旧的油桶改成炉灶,我的意思是既然纯粹装油的油桶卖不出去,倒不如跟小企业合作,用油桶做些别的玩意儿,也算开了条路。”
“还有这种改造?”嬴亮是年轻人,从来没听过这种用油桶改灶台的事情,好奇地问了一句。
“不少见,”马科长放松了许多,“我用半年时间与几家灶具、炉具厂建立了供货关系,这些厂生产的产品都是供应给政府企业的大型食堂,他们要求油桶的规格必须要大,我们就加装了一条300升的油桶生产线。”
“非标油桶全部都供应给这些小企业?”展峰问。
“也不全是,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弱,前后没几年,跟我们合作的厂家就相继倒闭,从那以后厂子就彻底没了销路,剩下的压箱货让我给低价处理了。”
“也就是说,油桶绝大多数都卖给了小企业,只有少量的库存是零售出去的。”
马科长点点头。“就是这样。”
“还有零售记录吗?”展峰看看那堆记录。
“有的,厂子里的每一笔账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马科长拍拍账本。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