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人一般都推自家买断的本子,卖的越多,自家挣得越多,对蒋先生这样执意只肯合作,不肯卖断的,自然没那么热络。
所以蒋先生的笔名十分响亮,生活却不尽如人意。
一通打听清楚后,蒋先生在周掌柜的招待下餍足了吃完了一顿大餐。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蒋先生没有以自己傲气的一面示人,不卑不亢地询问道:“不知道夫人寻我前来所谓何事?”
顾茵便开门见山提出想买他的话本子排成话剧,然后又请蒋先生看了下午场次的《亲缘记》,让他明白话剧是怎样的东西。
看完那排演精良的之后,蒋先生的态度就越发和善了,很愿意和顾茵这边合作。
两个都是爽快人,顾茵趁着他去看话剧的工夫就让人拟好了契书,契书上还是按着蒋先生的分成制,按着戏票收入来分成的。
当然看着蒋先生境况窘迫,顾茵另外设置了一个十两银子的保底,也就是就算戏票一张都卖不出去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话剧未能上演,蒋先生也能获得这份收入,怎么也够应付半年嚼用。
这契书对比书局和他签的优厚的太多了,蒋先生签下之后,还包揽下了后续的剧本工作。
最后就是新戏的戏服,这次的戏服不能像《亲缘记》那样完全按着时下百姓的装束直接购买,毕竟主角是妖精,还得专门定做。
顾茵让人把府里的绣娘接到了酒楼,让她们量了小凤哥他们的尺寸,而后和她们解释了一下自己要的效果。
绣娘们的本事同样毋庸置疑,但难就难在话剧是前无古人的,顾茵想要的那种脱离朝代特色、和戏服也完全不一样的舞台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