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董卓之死,蔡邕想到了当初对于自己的恩惠,不由地大哭起来。仅从这一个表现来说蔡邕不忠于汉室,是有失公允的。
王允之所以一定要置蔡邕于死地,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在董卓之死后的冲动行为,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事实上,王允认为当初汉武帝没有杀司马迁,结果司马迁写成了一部《史记》,其中多有诽谤之语。
现在蔡邕也正在撰写《汉史》,这对于衰微的朝廷没有一点好处,反倒会让不好的名声流传下去,因此干脆杀之。
作为修史的人,他们认为能够忠实的记录历史,才是自己最大的责任;
而对于当政者来说,都希望能粉饰太平,将自己写成圣帝明君,忠臣良将,因此矛盾在所难免,以强权干预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是王允最终杀蔡邕的一个重大原因。
要是刘协娶了蔡琰做妃子,岁数不是问题,在汉室不是后世的明清,女大抱金砖嘛,虽然打了七岁,后世的明宪宗娶了自己的奶娘,可是大了十几岁啊。
娶了蔡琰,蔡邕的学生,肯定会给面子的,蔡邕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学生还在,他的弟子肯定会给他们的小师妹蔡琰面子。
给蔡琰面子,也就相当于给刘协面子,在就是娶了蔡琰之后,曹操肯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对他太过放肆,虽然历史上曹操也没把他怎么样,就是压制的太狠。
现在纳了蔡琰为妃,相信曹操也不会像历史上一样这么压迫他,曹操会顾及蔡邕留下的弟子的影响力的。
刘协这么看着蔡琰,越想越觉得自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